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1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2年1月3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1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2021年1月1日清晨,我被社交媒体上的一张图片吸引。巴黎有个名为BONNE NOUVELLE(好消息)的地铁站,被人悄悄改了站名:下面加了一句“l’année 2020 est finie !”(2020年终于结束了!)我吞掉没有嚼完的半个牛角面包,抓起器材往“好消息”站奔去。可惜,去晚了一步,乍现社交媒体上的传说于我而言永远成了传说。我心有点凉,像我来不及喝完的咖啡一样。
晃荡到蒙马特高地远眺城市,新年雾霭中的巴黎一如既往静谧安然,身边的游客一如既往喜形于外,自拍、互拍停不下来。历经2020年的种种不易与不甘,新年伊始登高望远,坐拥整个巴黎,这种感觉很上头,搁谁不想咋呼一下呢?
↑这是2021年1月1日在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拍摄的埃菲尔铁塔。
↑2021年1月1日,人们在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与城市自拍。
甩掉糟心的2020,我们连滚带爬进了2021,发现,2021没有想象中的好,也没有像2020那样意想不到的坏。
疫情!还是疫情!
2021年1月16日,巴黎迎来了久违的降雪,虽然前后只下了20来分钟,但足以让憋屈已久的巴黎人将烦心事暂抛脑后。几小时后,法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8点至6点的宵禁。
↑2021年1月16日,一名女子来到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赏雪。
↑2021年1月16日,一名男子在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前滑雪。
↑2021年1月16日,一名男子在法国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前用购物袋“滑雪”。
二月,塞纳河静静地涨成一片“海”。“蒙娜丽莎”收起永恒神秘的微笑,走出画框,闲赋在家,等待博物馆重开之日。
↑2021年2月3日,人们望着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被水淹没的地区。由于连日降雨,法国巴黎塞纳河水位持续上涨。
↑2021年2月3日,一名男子望着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被水淹没的地区。
↑2021年2月19日,一名女子走过法国巴黎街头关于“蒙娜丽莎”的涂鸦作品。二月里,一幅以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为主题的涂鸦作品亮相法国巴黎街头。画面中,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卢浮宫关门谢客,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收起永恒神秘的微笑,走出画框,坐在一旁,等待博物馆重开之日。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法国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自2020年10月30日起持续关闭。
三月,憨憨的玩具熊四仰八叉“占领”了无人的餐馆和咖啡厅。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本土所有地区执行封闭隔离措施。
↑2021年3月3日,一名女子走过法国巴黎街头一家被玩具熊“占领”的餐馆。
↑2021年3月31日,一名戴口罩的男子走过法国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法国总统马克龙31日宣布,法国将在本土所有地区执行封闭隔离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
我们跨过了2020年,但没跨过疫情这道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愈发认清并接受了要与疫情共存很长一段时间的事实。边境封了又开,开了又封;口罩戴了又摘,摘了又戴;餐厅、咖啡馆、电影院关了开,开了关;南非变种、德尔塔变种、奥密克戎变种……科幻片风格的新名词接踵而至,一个比一个更诡异、更狡猾、更强悍。法国已经经历第一、二、三、四波疫情,目前正处在第五波,然后呢?这是一个解不开的算式,目前为止,没人知道N是多少。
↑2021年3月17日,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走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法国总理卡斯泰3月16日在国民议会发表讲话时称,法国正处在第三波疫情中,多种新冠变异病毒同时在境内传播。
↑2021年3月3日,一名女子在法国巴黎街头戴上口罩。
↑拼版照片显示的是,2021年6月17日,人们手拎口罩走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法国总理卡斯泰2021年6月16日宣布,鉴于法国新冠疫情防控好于预期,政府将加快“解封”,从17日起,户外一般情况下不再强制戴口罩,提前10天解除宵禁措施,原定6月30日解除宵禁的日期被提前到20日。
↑2021年6月1日,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体育场,法网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在比赛间隙清理红土场。
法国人这一年都在与疫苗纠缠。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强森等仿佛全民选秀大会的参赛选手,每天被国民挂在口头,出镜率极高。对疫苗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但不影响大多数识时务的法国人飞速弹动手指,在疫苗预约网站上给自己抢一个位子。年初“抢 ”第一针,年中打完第二针以为万事大吉,可以扯着“健康证”四处放飞。不成想,年末了又开始“抢”加强针。完成加强针,更新健康证的时候,屏幕上夸张地放起“礼花”,恭喜完成接种,好像从此金刚护体,所向披靡。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大家心知肚明,后面的事,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2021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克里希市,85岁的玛塞勒成为当天第一位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
85岁的玛塞勒是我所在城市克里希第一位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在那段“一苗难求”的日子,75岁以上老年人和罹患重大疾病风险的人群有优先接种权。她很紧张,说自己害怕病毒,对疫苗也没有百分百的信任,但能成为第一个成功接种的克里希居民,她深感幸运。接种的时候,她微微闭上了眼睛。殊不知,此刻按下快门的我比她还要紧张,能成功抱着相机站在她面前,个中曲折,我冷暖自知。在注重肖像权、隐私权的法国,拍摄诸如医院、学校等场所需要向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层层申请,且征得每一位被拍摄者的许可,其间要经历行政环节的漫长等待,并有百分之八十被拒的可能性,还有现场诸如安保及不知情人员刁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干扰,按下快门的一刹真的如释重负!对我来说,拍下这一张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比在资源紧缺时期抢疫苗还要难。
回归,以“井喷”姿态
五月,随着疫苗接种率上升和天气变暖,法国疫情有了好转,餐馆、咖啡馆和博物馆等陆续开放,之前停摆或缩减规模的文体活动逐渐恢复,到秋天的时候,已经呈现报复性回归的态势。虽说碍于疫情尚存,没有恢复到早前水平,却已经让艺术之都和巴黎人有重获新生之感。对巴黎而言,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类似于生命的存在,一旦条件允许,回归,千呼万唤!疫情让巴黎寂寞了两年,却从未黯淡,非常时期也成就了非常的户外艺术展——香街刚走了一群“猫”,埃菲尔铁塔前惊现“万丈深渊”,凯旋门这庞然大物被“打包”,万众惊艳!!
↑2021年5月19日,一名参观者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为《蒙娜丽莎》拍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年底一直关闭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19日重新开放。法国当日进入第二阶段解封,宵禁开始时间从每天19时推迟至21时。
↑2021年5月19日,人们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参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年底一直关闭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当日重新开放。
↑2021年5月19日,一名服务员在法国巴黎一家恢复营业的咖啡馆整理桌椅。法国当日进入第二阶段解封,餐馆、咖啡馆等重新开放,宵禁开始时间从每天19时推迟至21时。
↑2021年3月26日,一名路人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欣赏一尊“猫先生”铜像。二十尊2米高的“猫先生”铜像3月26日亮相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这是比利时漫画家菲利普·葛洛克知名连环画《猫》中的经典形象。受新冠疫情影响,法国的博物馆、电影院、剧场等公共场所继去年10月底持续关闭,该户外展旨在为疫情中的人们带来开心一笑。
↑2021年5月21日,一名女子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与法国艺术家JR的街头艺术作品合影。
↑2021年9月16日,一名路人望着正在布展中的“被包裹的凯旋门”。
↑2021年9月21日,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法国巴黎“被包裹的凯旋门”前写生。
↑这是2021年9月21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被包裹的凯旋门”。“被包裹的凯旋门”是保加利亚已故艺术家赫里斯托和妻子让娜-克洛德的遗作。根据他们的构思,巴黎地标建筑凯旋门被可回收的织物包裹起来。“被包裹的凯旋门”艺术展于9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10月3日结束。
巴黎重要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大皇宫因修缮而暂时关闭,这里是各大展览、巴黎时装周等经典项目的传统场地。法国人未雨绸缪,早早在埃菲尔铁塔附近建好了“临时大皇宫”,将大皇宫的所有活动“一锅”端到这里,无缝对接。这里虽比不得大皇宫的建筑气派,但穹顶上是一样的巴黎蓝天,穹顶下的文化盛事也一如既往璀璨。
↑2021年10月20日,参观者在法国巴黎临时大皇宫举行的2021巴黎当代艺术博览会预展上参观。2020年因为疫情而中断的一年一度的巴黎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于10月21日至24日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临时大皇宫举行,宣告正式回归。
↑2021年10月5日,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临时大皇宫,模特在巴黎时装周上展示2022春夏新品成衣。
↑这是2021年11月10日在法国巴黎摄影展媒体预展上拍摄的画家达利的肖像。
↑2021年11月10日,一名男子在法国巴黎摄影展媒体预展上观看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肖像。第24届巴黎摄影展于11月11日至14日在法国巴黎临时大皇宫举行。本届摄影展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家画廊和策展人参展,并同时举行线上展览。
六月,观众重回罗兰加洛斯体育场的看台,见证焦科维奇终结了纳达尔“红土之王”的不败传说,捧起“火枪手杯”; 7月,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次选择在这个炎热的月份举行,昭示红火回归,也希冀借高温给病毒一些阻力;8月,“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掠过埃菲尔铁塔,庆祝时隔100年后,奥林匹克盛会将重回巴黎。
↑2021年6月11日,纳达尔在比赛中回球。当日,在巴黎进行的2021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半决赛中,西班牙选手纳达尔以1比3不敌塞尔维亚选手焦科维奇,无缘决赛。
↑2021年6月13日,焦科维奇与冠军奖杯合影。当日,在巴黎进行的2021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塞尔维亚选手焦科维奇以3比2战胜希腊选手齐齐帕斯,获得冠军。
↑2021年6月12日,克雷吉茨科娃亲吻冠军奖杯。当日,在巴黎进行的2021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捷克选手克雷吉茨科娃以2比1战胜俄罗斯选手帕夫柳琴科娃,获得冠军。
↑2021年6月8日,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体育场,人们在中央球场——菲利普·沙特里耶顶层的媒体餐吧休闲。
↑2021年7月6日,工作人员在法国戛纳的电影宫外铺红毯,为晚上的开幕式做准备。第7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于7月6日至17日举行。主办方称,电影节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要求出席现场活动者出示“健康通行证”等。
↑2021年7月8日,演员苏菲·玛索在法国戛纳出席影片《一切顺利》拍照式。
↑2021年7月17日,一名嘉宾出席第7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仪式。
↑2021年7月17日,在法国戛纳,影片《钛》的导演朱利娅·迪库尔诺出席拍照式。《钛》获得最高奖: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巴黎2024奥组委与巴黎市政府在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前举行庆祝仪式,标志着夏奥会正式进入巴黎时间。这是“法兰西巡逻兵”进行飞行表演。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巴黎2024奥组委与巴黎市政府在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前举行庆祝仪式,标志着夏奥会正式进入巴黎时间。这是庆祝仪式现场的观众。
更多精彩内容明日请关注下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021,我的事,说来话长(下篇)
监制:兰红光
统筹:武巍 费茂华 周大庆 刘金海
记者:高静
编辑:陈铎 韩旭 杨纯
来源:瓦房店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国际新闻
地址:瓦房店市西环街二段108号
网站法律顾问:辽宁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李明昌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21
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备案号:辽备2017001号
瓦房店广播电视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5633004 举报邮箱:wfdtvz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