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
爱瓦房店APP
首页 瓦房店新闻 轴都发现 短视频 主播风采 乡镇街道动态 通知公告 辟谣专区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瓦房店广播电视网>>新闻

瞭望 | 礼让斑马线是交通文明的名片

2021-08-24 10:47:30


 
 

  礼让,行为上只是司机的一脚刹车,头脑里却是法规划出的红线,内心认同驱动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文 | 南辰

  北京市最近升级217处“路口电子警察”,如果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被电子眼拍到,司机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和记3分的处罚。此外,北京警方还将通过现场执法和市民“随手拍”举报等方式,对这类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但实际上,在电子监控升级前,有限的警力使这类交通违法行为无法被执法覆盖。即使在北京等大城市,汽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也非常普遍。

  当然,国内也有杭州等一些在礼让行人方面做出榜样的城市,这充分证明事在人为,法规的刚性终究会战胜陋习。不过,杭州对于礼让斑马线的重视也是用行人的鲜血换来的:2009年5月7日发生在杭州斑马线上的一起惨剧,带走一条年轻的生命,也唤醒了各界对斑马线就是生命线的重视,使更多的驾驶员对法律和生命产生应有的敬畏。

  从杭州推动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走过的路看,推行初期必然会出现一些阻力,面临一些质疑。例如,司机群体会质疑:机动车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怎么办?再如,一些司机会觉得自己已经减速让行,因为没有做到停车让行受处罚很委屈等等。作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北京礼让斑马线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一夜之间达到理想状态,各方应抱着建设性态度,大力推动将礼让斑马线打造成北京的交通文明名片。

  随着近些年各地开展礼让斑马线交通文明行动,大家也在观察、思考礼让斑马线到底难在哪里。礼让,行为上只是司机的一脚刹车,头脑里却是法规划出的红线,内心认同驱动则是对生命的尊重。那些鸣着喇叭在斑马线上抢行的司机,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斑马线上行走的是自己的家人、认识的友人,你还会鸣着喇叭危险抢行么?

  礼让斑马线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执法力度加强初期,更需要用好各种支撑手段。例如,应当充分挖掘智慧交通管理手段,合理进行红绿灯配时。对不礼让行人的重灾区——机动车右转弯途经斑马线这种情况,应当下大力进行专门整治。

  对于随意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应当大力纠正、处罚。对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监控探头的斑马线,通过增加协管员值守、发动行人“随手拍”举报等手段确保法规不被架空。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助推的力量,推广更多醒目的立体斑马线、爱心斑马线,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引导司机主动停车让行。

  针对北京要不要像杭州一样,在初期先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等职业司机严格礼让斑马线,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像北京这样机动车超过600万辆的超大城市,执法标准应当一把尺子、一视同仁。不管是职业司机,还是普通机动车驾驶员;不管是公务车,还是私家车,都应当遵守道交法礼让行人的相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文明水平,让更多行人在斑马线上有安全感。

  记得2009年,在兰州,一位古稀老人为了守护失守的斑马线,在人行横道上用板砖连砸14辆闯红灯的违法汽车。那时,很多大城市刚进入汽车社会,人们发现在人车混杂的马路上,让斑马线上的行人有安全感竟然是那么难。如今,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亿辆,中国汽车社会不文明、不守法的“残余死角”必须被逐个消灭。

来源:瓦房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国内新闻

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党政领导

地址:瓦房店市西环街二段108号

网站法律顾问:辽宁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李明昌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21

辽ICP备1701171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备案号:辽备2017001号​

辽公网安备 21028102000134号

瓦房店广播电视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5633004 举报邮箱:wfdtvzbs@163.com​